漆雾凝聚剂AB剂
时间:2025-08-25 10:00:22
来源:
浏览|:4次
漆雾凝聚剂AB剂
漆雾凝聚剂AB剂是工业涂装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药剂组合,主要用于去除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漆雾(含树脂、颜料、溶剂等成分),防止漆雾附着在管道、水泵及水处理设备内壁造成堵塞,同时降低废水中的 悬浮物(SS),为后续废水达标循环利用;以下从核心作用、成分与原理、应用场景、使用要点、选型与注意事项五个
一、核心作用:解决涂装废水的 “漆雾难题”
喷漆车间的废水(如水帘柜废水、喷漆室循环水)中,漆雾以微小颗粒悬浮态或胶体态存在,若不处理会导致:
设备堵塞:漆雾附着在水泵叶轮、管道内壁,降低设备效率甚至损坏;
水质恶化:漆雾中的树脂、颜料长期积累,导致废水SS高;
后续处理失效:未去除的漆雾会干扰生化处理或混凝沉淀效果。
漆雾凝聚剂AB剂通过 “协同作用” 解决上述问题,具体功能包括:
破乳;破坏漆雾颗粒的稳定胶体结构,使其失去电荷保护;
凝聚与吸附:将微小漆雾颗粒聚合成大絮体,便于后续沉淀或上浮分离;
脱黏与包裹:降低漆渣黏性,避免其附着在设备上,同时包裹减少污染。
二、成分与作用原理:A剂 “破稳”,B剂 “凝聚”
AB 剂是功能互补的两种药剂,需按顺序投加,原理上分为 “预处理(A 剂)” 和 “凝聚分离(B剂)”
药剂类型 作用阶段 核心原理
A 剂(破乳剂 / 分解剂) 有机酸、表面活性剂、溶剂、分散剂 漆雾预处理1. 破乳:中和漆雾颗粒表面的电荷(如树脂分子带负电,A剂提供正电离子),打破胶体稳定性;
2. 通过成分破坏油漆树脂的分子结构,降低其黏性;
3. 分散:将团聚的漆雾颗粒初步分散,为B剂作用创造均匀条件。
B 剂(凝聚剂 / 絮凝剂)1. 吸附架桥:吸附多个微小漆雾颗粒,形成 “链状絮体”;
2. 网捕卷扫:无机盐形成的氢氧化物凝胶,像 “渔网” 一样包裹絮体,使其体积增大;
3. 重力分离:大絮体(漆渣)因密度大于水而下沉,或通过气浮工艺上浮,通过刮渣机、沉淀池去除。
三、应用场景:聚焦 “喷漆废水”
漆雾凝聚剂AB剂的应用集中在有喷漆工艺的行业,常见:
汽车制造与维修:车身喷漆车间的水帘柜循环水、喷漆室清洗废水;
家具与木器加工:实木家具、板材的喷漆废水;
五金与家电:金属外壳(如冰箱、洗衣机、五金配件)的喷涂废水;
其他行业:乐器、玩具、医疗器械等小型产品的喷漆废水处理。
以上场景的共同特点是:废水含溶剂型漆或水性漆的漆雾,且需长期循环使用水资源(如水帘柜水)或达标排放。
四、使用要点:投加顺序剂量与条件控制
AB剂的使用依赖 “精准操作”,要点如下:
投加顺序:先A后B,不可颠倒
先投加 A剂(通常在水帘柜进水口、循环水泵前),待A剂与漆雾充分反应(反应时间 10-30 秒)后,再在后续环节(如沉淀池进水口)投加B剂;
若颠倒顺序,B剂会先将未破稳的漆雾凝聚,形成黏性大的小絮体,反而导致设备堵塞。
投加剂量:按漆雾产生量调整
常规剂量:A剂投加量为漆雾产生量的;B剂投加量为A剂(如A剂投加B剂)投加);
实际需根据油漆类型(溶剂型漆比水性漆需更多A剂)、循环水更率调整,建议通过小试确定剂量)
pH 值:中性至弱碱性,降低A剂破乳效果,可通过投加氢氧化钠调节;
水温:常温即可,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高分子絮凝剂失效;
搅拌强度:A剂投加后需轻度搅拌(确保与漆雾混合),B剂投加后需缓慢搅拌(避免絮体破碎)。
五、选型与注意事项:避免误区。
药剂选型:匹配油漆类型
溶剂型漆:选择 “破乳型 A 剂”(含溶剂),B剂优先选絮凝剂(吸附负电漆雾颗粒效果好);
水性漆:选择 “A剂”,B剂;
选型前需告知供应商油漆类型、废水水量,必要时提供废水样品进行试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