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浮机处理油漆污水结合AB剂的具体操作流程
时间:2025-09-25 09:48:49
来源:
浏览|:39次
气浮机处理油漆污水结合AB剂的具体操作流程
气浮机处理油漆污水结合 AB 剂的具体操作流程需围绕 “设备启动→预处理调节→药剂制备与投加→气浮运行→浮渣处置→停机维护” 环节展开,每个步骤均需严格控制参数以处理效果。以下是标准化、可落地的操作步骤详解:
一、前期准备与设备检查(开机前)
操作前需完成设备、药剂等基础检查,避免运行中出现故障。
设备系统检查
主体设备:检查气浮机(溶气罐、释放器、刮渣机、出水堰)有无破损、堵塞,刮渣机链条 / 刮板是否松动,释放器孔口是否通畅(可用清水冲洗排查)。
辅助系统:检查提升泵、溶气水泵、空压机的电机运转是否正常,管路(进水管、药剂管、溶气管)有无泄漏或堵塞,阀门开关是否灵活(默认关闭所有阀门,待启动时逐步打开)。
仪表与控制:确认 pH计、流量计、压力计(溶气罐)显示正常,控制柜电源、指示灯、报警装置(如液位报警)功能完好。
药剂准备
药剂选型确认:根据油漆类型(水性 / 油性)核对 A剂(破乳剂)、B剂(絮凝剂)型号,检查药剂保质期(避免使用失效药剂)。
药剂溶解配制:
A 剂:
B 剂
药剂罐液位:将配制好的 A 剂、B 剂分别倒入对应药剂罐,液位不低于罐容的 1/2,避免空罐运行。
物料准备
穿戴防护用品(耐酸碱手套、防护服、护目镜),准备应急冲洗水(应对药剂溅洒)。
确认浮渣槽、污泥脱水设备(如压滤机)已清理干净,危险废物收集桶(用于漆渣)已到位。
二、系统启动与预处理调节
先启动预处理系统,将污水调节至符合药剂反应与气浮分离的条件。
启动调节池系统
打开油漆污水进水阀,使污水进入调节池,同时启动调节池搅拌器,均匀水质(避免局部漆浓度过高)。
监测调节池污水 pH值,通过投加酸(如硫酸)或碱(如氢氧化钠)将 pH 调节至6-9(关键适配区间,可通过小试确定佳值)。
启动气浮机基础系统
打开气浮机进水管阀,让污水缓慢进入气浮机主体(避免冲击设备),同时打开气浮机放空阀,排出设备内空气,待放空阀出水后关闭。
三、药剂投加与反应控制(污水进入反应池后)
分两步投加 A 剂、B剂,通过梯度搅拌促进破乳与絮凝,形成可浮絮体。
A 剂(破乳剂)投加A剂计量泵,根据小试确定的投加量
A 剂投加口设在反应池前端(或提升泵出口管道混合器),投加后启动反应池快速搅拌器。
B 剂(絮凝剂)投加
在 A剂反应段后 3-5m 处(或反应池中段),启动 B 剂计量泵,按小试投加量调节流量。
启动反应池慢速搅拌器,搅拌 3-5 分钟,避免打碎絮体 —— 此时应观察到污水中形成 “疏松、较大的白色 / 褐色絮体。
反应效果监测
反应池出口絮体状态:若絮体细小,可适当增加B剂投加量;若絮体过密易沉,可减少A剂投加量或降低搅拌速度。
四、气浮分离核心运行(污水进入气浮机后)
通过溶气释放、气泡附着、浮渣刮除完成漆渣分离,重点监控气浮效果与出水水质。
溶气释放与气泡调控
确认溶气罐压力稳定后,缓慢打开溶气释放器阀门,释放微小气泡(正常气泡直径,肉眼观察为 “乳白色雾状”)。
观察气泡与絮体结合情况:若气泡过大,可降低溶气罐压力;若气泡量不足,可增加溶气水量或空压机压力。
浮渣形成与刮除
出水后续处理
气浮机出水若需达标排放,可送入生化池氨氮等指标;若需回用(如车间冲洗),需进一步通过过滤(石英砂滤池)、(紫外线)处理。
危废合规处置
反应池:冲洗搅拌器叶片、池壁,清除残留絮体。
药剂系统:排空药剂罐,用清水清洗罐壁和计量泵,确保无药剂残留。
记录与交接
填写运行记录表,注明进水流量、pH 值、A/B 剂投加量、出水 SS、漆渣产量等关键数据,交接设备运行状态(如有无异响、泄漏)。
通过以上标准化操作流程,可实现气浮机与 AB 剂的协同,确保油漆污水中漆渣的去除效果稳定,同时满足合规要求。实际操作中需根据污水水质(如漆浓度、树脂类型)动态调整参数,建议每周进行 1 次小试校准药剂投加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