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剂使用方法
时间:2025-08-24 14:08:17
来源:
浏览|:6次
AB剂使用方法
AB剂是工业污水处理(尤其针对含油、乳化液废水)中常用的破乳、絮凝药剂,通常分为 A 剂(消粘)和 B剂(助凝剂),需按 “先破乳、后絮凝” 的逻辑配合使用,具体方法需结合废水类型、浓度及处理场景调整,以下是通用操作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使用前准备
药剂选型确认
AB剂需根据废水特性匹配(如含油废水、切削液废水、乳化液废水选型不同),避免因药剂型号错误导致处理。建议先通过小试确定 AB剂的浓度和投加比例。
工具与设备准备
投加设备:计量泵(如隔膜泵,精准控制投加量)、搅拌罐(用于药剂稀释);
反应设备:破乳反应池、絮凝沉淀池(或气浮机,用于固液分离);
检测工具:pH 试纸 (可选,用于判断处理效果)。
A 剂(破乳剂)
B 剂(絮凝剂)。
二、通用操作流程(以 “破乳 + 沉淀” 工艺为例)
步骤 1:废水预处理(调节 pH)
先检测原废水 pH 值,多数 AB 剂在中性至弱碱性
若 pH<7(酸性):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;
若 pH>9(碱性):加盐酸或硫酸溶液调节;
调节后搅拌,确保废水 pH 稳定。
步骤 2:投加A剂(破乳反应)
将稀释后的 A 剂通过计量泵缓慢注入破乳反应池,投加量需根据小试结果确定;
开启搅拌装置,让 A剂与废水充分接触,破坏油 - 水乳化结构(观察到废水从浑浊乳化态逐渐分层,出现细小油珠或絮体即可)。
步骤 3:投加B剂(絮凝反应)
A剂反应完成后,保持搅拌;
B 剂投加量通常为A剂的(或小试确定),投加后继续搅拌,直至形成较大、密实的絮体(絮体不宜过碎,否则影响沉淀)。
步骤 4:固液分离(沉淀 / 气浮)
将反应后的废水排入絮凝沉淀池,停止搅拌;
上层澄清液可进入后续处理,下层油泥 / 絮体定期排出(可压滤脱水后处理)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投加顺序不可颠倒
须先投 A剂(破乳),再投 B剂(絮凝):若先投 B剂,废水乳化结构未破坏,B剂无法有效捕捉油滴,会导致絮体松散、处理效果差。
小试优先,避免盲目投加
不同废水的油含量、乳化程度差异大,需通过小试确定参数:
取 3-5 份相同废水,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A 剂,观察破乳效果(分层速度、油珠大小),筛选佳 A 剂浓度;
再用佳 A 剂浓度的废水,测试不B剂投加量,选择絮体、沉淀的比例。
搅拌速度与时间控制
破乳阶段(A剂):搅拌需充分但不剧烈,避免再次乳化;
絮凝阶段(B剂):搅拌速度宜慢,防止絮体被打碎(若絮体过细,可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或增加B剂用量)。
药剂储存;AB剂需分开储存于阴凉通风处,避免阳光直射(部分药剂易吸潮或挥发);
处理后若上层液仍浑浊、含油:
可能是A剂投加不足(破乳不彻底),需增加A剂用量;
若絮体小、沉淀慢,可能是B剂不足或搅拌时间不够,需调整B剂浓度或延长搅拌时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