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

漆雾凝聚剂油漆污水处理

时间:2025-09-26 08:09:00 来源: 浏览|:37次


漆雾凝聚剂油漆污水处理

  漆雾凝聚剂(双组份 AB 剂)是处理油漆污水(主要来自水帘 / 水旋喷漆室循环水)的技术方案,通过 “破粘 - 凝聚 - 分离” 三步实现漆渣与水的分离,既保障喷漆设备稳定运行,又降低污水排放 / 处理成本。以下从处理原理、流程、关键控制因素、常见问题及优化方向展开详细说明:
一、油漆污水的特征与处理难点
油漆污水的核心污染物是未附着的液态漆雾颗粒(含树脂、颜料、溶剂),其本质是 “胶体体系”—— 漆雾颗粒表面带电荷,形成稳定的分散状态,直接沉淀难度大,且会导致:
循环水浑浊,影响水帘捕捉漆雾的效率;
漆渣附着在水帘板、管道内壁,造成堵塞、设备腐蚀;
污水 COD(化学需氧量),直接排放或进入生化系统前需预处理。
二、漆雾凝聚剂(AB 剂)的处理原理
双组份通过协同作用打破油漆污水的胶体稳定性,具体分工如下:
药剂类型 作用阶段 关键功能
A 剂(破粘剂)破粘阶段
1. 中和漆雾颗粒表面的负电荷,破坏胶体稳定性;
2. 渗透溶解漆雾中的树脂粘性基团,使漆雾颗粒失去粘性(避免结块附着设备);
3. 初步分散漆雾,为后续凝聚做准备。
B 剂(凝聚剂)凝聚阶段
1. 吸附已破粘的漆雾颗粒,形成微小絮体;
2. 促使微小絮体进一步团聚,形成密度小于水的 “大漆渣团”(便于上浮);
3. 吸附污水中的悬浮杂质,提升水质清澈度。
三、油漆污水处理的流程(以水帘喷漆室循环系统为例)
整个处理过程与喷漆生产同步,集成在循环水系统中,无需单独建设大型污水处理站,流程如下:
污水收集:喷漆产生的漆雾被水帘捕捉,随水流进入循环水箱(通常为地下式);
药剂投加:
A 剂投加:在循环水泵入口前(或水箱进水端)投加,确保与污水充分混合(混合时间),避免局部浓度过高;
B 剂投加:在 A剂投加后 5-10 米处(或水箱中部)投加,待 A剂完成破粘后再进行凝聚,投加点需设搅拌装置(如潜水搅拌机);
漆渣分离:
投加B剂后,污水进入 “上浮区”(水箱末端),漆渣团因密度小上浮至水面,形成浮渣层;
通过机械装置(如刮渣机、捞渣网)定时打捞浮渣(建议每 2-4 小时打捞一次,避免漆渣下沉);
循环回用 / 深度处理:
分离后的清水经滤网过滤后,由循环泵送回水帘系统重复使用;
若需排放,清水需进一步经生化处理(如厌氧 + 好氧)或氧化(如芬顿)等。
四、处理效果的关键控制因素
要实现 “漆渣上浮彻底、水质清澈、成本可控”,需重点控制以下 4 点:
AB 剂配比与投加量:
常规配比:A 剂:B 剂 =1;1(按质量计),具体需根据漆种调整(如油性漆 A 剂用量更高,水性漆 B 剂可适当增加,以现场污水实际小试用量);
投加量:按油漆消耗量计算,),避免过量导致水质发粘、不足导致漆渣不上浮。
循环水 pH 值:
中性偏碱;
若 pH<7(酸性):A 剂破粘效率下降,漆渣易结块下沉;需投加氢氧化钠(NaOH)调节;
若 pH>9(碱性过强):B 剂絮凝效果减弱,水质易浑浊;需投加盐酸(HCl)或硫酸调节。
混合与停留时间:
A 剂与污水混合时间,B 剂混合时,避免药剂未反应就进入分离区;

漆种适配性:
油性漆(溶剂型):需选择强破粘型 A 剂,应对树脂的高粘性;
水性漆:需选择低泡沫型 AB 剂(避免水性漆中的表面活性剂与药剂反应产生大量泡沫);
UV 漆:需选择耐紫外线型药剂,避免 UV 成分影响药剂稳定性。
  优化方向:从 “达标处理” 到 “降本增效”
智能化加药:配置在线 pH 监测仪、COD 检测仪与自动加药泵,根据水质实时调整 AB 剂投加量;
漆渣资源化:打捞的漆渣经压榨脱水,可交由机构焚烧发电(避免危废处置成本);
药剂升级:选用生物可降解型 AB 剂(如植物源表面活性剂),降低后续生化处理负荷,尤其适合要求高的地区;

系统集成:将漆雾处理与循环水余热回收结合(如利用循环水加热车间),提升能源利用率;若需针对特定场景(如汽车涂装、家具喷漆)制定详细处理方案,或需要 AB 剂选型对比、设备供应商推荐,可进一步说明需求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